[書摘] 匯率戰爭

貨幣的本質

用來換取該國的產品或服務,因此需要對方國家的貨幣。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就連黃金也只是因為他的稀有性才有價值。

也就是說,支撐貨幣的其實是信任。不論這個貨幣是美元還是黃金。

這個觀點和重商主義是完全矛盾的,這也是造成重商主義失敗的原因。

要如何衡量一種貨幣的價值?

這個貨幣背後有多少的資產在支撐,你拿他能在使用這個貨幣的國家內換取多少東西。因此,支撐一個貨幣價值的背後是該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和政治穩定

匯率

沒有人能違背供需法則,不然會產生黑市

匯率的高低基本上取決於供需法則。另一個重大的因素是國家的貨幣政策。如果你硬要靠國家力量釘死匯率,央行必須要適當的買進或賣出貨幣,使之平衡,不然的話會產生黑市。

不會有永遠順差或永遠逆差的國家

一般來說,兩國的貿易不會出現永遠順差或逆差。簡單說,一個國家如果貿易順差,代表說外國人很愛買你們國家的商品,但要買你們國家的商品,就需要先買你們國家的貨幣。也就是會造成貨幣升值。貨幣升值後,要買你們國家的商品就變貴了。所以外國人就不見得會買,一方面收入減少,另一方面,本國人會覺得其他國家的貨幣變便宜了,就去買其他國家的商品。最後就變成有利進口,貿易就變逆差了。

透過實際匯率,可以得知兩國貨物價格的對比,來知道哪邊比較划算

光看名義匯率是不夠的。你無法知道一個國家的物價如何。因此必須清楚兩國實際貨物價格的對比,要透過實際匯率。

貨幣的安全性會影響匯率

一般來說,借錢給國家可能是比較穩妥的事情,因為就算國家沒錢,還是可以透過徵稅、賣土地、賣資源的方式來還款,但是從歷史上看來,這件事情也是有風險的,如果國家翻臉不認帳,那麼你根本拿國家沒辦法。歐洲政府在16世紀就開始了習慣性破產。西班牙雖然從南美剝削了無數白銀,但是還是浪費在打仗上。有的南美洲國家就直接乾脆不還錢,然後宣佈外債作廢,然後再發行新的。
如果一個國家欠債太多,他可能會被債權國威嚇,舉例而言像是埃及和大英帝國。1902年,委內瑞拉被英國德國義大利封鎖港口。甚至,債務國直接印鈔票通膨降低債務。被認為是安全的貨幣會導致大家前往投資,因此會導致升值。另外,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對該國貨幣的信心程度)也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匯率的四大門派

三大因素,你只能取二不能取三

  • 穩定的匯率?
  • 自由流通的資金?
  • 獨立的貨幣政策?

固定匯率派

始祖是金本位制,各國都透過法律掛勾,把自己的貨幣和黃金固定起來。也就是說,各地的貨幣其實都是黃金,只是以紙幣的形式出現而已。

美元化
只統一貨幣,不統一政治。有的小國家直接把自己的貨幣美元化,等於將自己的貨幣和美元的匯率永久性的設定為1:1,像是巴拿馬、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共和國、利比亞,這些國家的特點就是和美國淵源很深,而且國內發展不穩定。
歐元化
和美元化不同,統一貨幣的好處不僅是穩定匯率,有利資本流通,還包括了希望政治能夠統一,使歐洲不像一盤撒沙。

  • 優點
    • 使所有人在進行交易的時候不用擔心自己的財貨因為匯率的變更而縮水
    • 資本可以自由流通
  • 缺點
    • 各個獨立的經濟體無法控制自己國家的貨幣政策(這是非常重大,本質上的缺點,很多經濟災難都是這樣引發的)
    • 如果是地大物博的國家,會因為本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均衡而需要取捨

掛勾匯率派

想要取得固定匯率好處,但又怕過度綁定會造成危險。

大多數的國家在進行匯率掛勾的時候,都選擇和美元進行掛勾。EX:墨西哥peso

主動掛勾的一方必須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因為掛勾國家通常按照自己的中央銀行控制匯率,如果本國的貿易順差很大,那理論上應該要升值。但是這樣就掛不起來了,這時就需要央行出手,大幅銷售自己國家的貨幣來購買美元。選擇掛勾的原因是為了保留一定的自主權。掛勾最危險是掛勾對象的貨幣政策,一般貨幣都會選擇和美元掛勾,而美國可以自己亂印鈔票或回收,但是掛勾國只能用自己的外匯存底去影響。因此選擇掛勾,等於將你的貨幣政策拱手讓人。

自由浮動派

自生自滅,國家掌控自己的貨幣政策。缺點是商人必須要評估匯率,才敢投資和做生意。但最麻煩的還是投機者會對匯率造成波動。

骯髒浮動派

名義上是自由浮動,但政府的心理對匯率有個底價,如果差太多就會出手干預 。

政府可以透過三種手段,來影響匯率

  • 財政政策
    • 政府的投資與稅收
  • 貨幣政策
    • 利率、流通的貨幣種量、貨幣管制
  • 貿易政策
    • 關稅(通常對匯率不會造成影響,因為資本太大了)

利率

利率,政府借錢時付的利息,也就是你願意借別人資金的價格。利率要扣掉通貨膨脹的因素,實質利率才有意義。

利率高,匯率高,利率低,匯率低

如果一個國家實質利率高,錢就會湧入,就會造成購買該國貨幣的風潮,也就是造成幣值上升。因此,利率高的國家,匯率會上升。

印鈔票會導致利率下降

因為錢的取得變容易了,但也會導致通膨。

利率太高,會冷卻經濟,利率太低,會加溫經濟

如果利率太高,大家就不去借錢,也不消費,經濟就轉不起來。如果利率太低,大家就亂借錢,最後各種資產因為升值太快,但實際上卻不賺錢,形成泡沫。

舉債會讓利率上升,因為國家對貨幣的需求增加

政府如果增加支出,或是減少稅率,等於政府花更多錢,或賺更少錢。代表說政府需要開源,而開源的方法就是舉債,因此會造成從資本市場上借錢,國家對貨幣的需求增加,造成利率上升。

提高稅率(和舉債相反)或減少政府開支會讓利率下降

如果政府覺得自己欠的錢太多,也可以減少開支或提高稅率,會造成政府對錢的需求減少。利率就自然下降。國家如果欠債越多,越有可能還不起債,最後就會破產。而且如果債務太多,會造成政府需要不斷提高利率才借得到錢,會陷入惡性循環。

央行可以透過改變準備金比率、利率、還有發行債券來調整貨幣的數量。

  • 發行債券,拿到錢,等於是減少貨幣流通
  • 回購債券,發出錢,等於是增加貨幣流通

固定匯率派、匯率掛勾派本身的缺陷

  • 匯率固定
    • 政府增加支出或減稅,對錢的需求增加,導致利率提升
      • 外資進入,貨幣增加
  • 政府降低利率
    • 貨幣可能會貶值,因為利率降,匯率降
    • 外資拋售本國貨幣
    • 央行必須要收購這些拋售的本國貨幣,才能維持固定的利率
  • 如果因為貿易順差升值,央行必須要增加貨幣流通的數量,來降低利率,保持匯率不變
  • 增加關稅
    • 會導致有利我國出口,造成順差,最後貨幣升值

一般來說,只有比較強悍的國家才敢使用自由浮動或骯髒浮動,因為一般比較弱的國家要靠出口經濟才能成長,或是需要找個比較有信心的貨幣讓投資者當靠山。

匯率戰爭史

中國

中國大約和西方再差不多時間開始使用貨幣,大概是西元前600年,那時還沒有所謂的匯率,評估貨幣價值的方法主要是靠重量和成色。
- 希臘人:金幣
- 羅馬人:金銀銅幣
- 中國:秦朝統一天下環錢
以前,國際間的交易絕大多數都是金銀等貴金屬

漢朝,對內用銅錢,對外貿易用黃金。我們可以用絲綢和外國人換黃金。當時中國金價相對便宜,而銀價相對較高

中國-----金:銀 = 1:5(中國金便宜)
羅馬-----金:銀 = 1:15(羅馬金貴)

壟斷貿易的國家會過得很開心

所以波斯人(帕提亞帝國)就很開心的壟斷了中國和羅馬之間的貿易。

如果國力強盛,通常該國會有豐富的貴金屬

後來貿易額逐漸增大,中國金子銀子變少,多流到了用金幣的拜占庭,和用銀幣的波斯。後來魏晉南北朝政治動盪,中國很多地方甚至只收外國幣,避免國內貨幣因為戰亂造成貶值。
唐朝,因為國力強盛,開始製造銅錢。對外金銀是主要的貨幣。那時唐朝的金子變多了,因為受益於東北的開採,另外是來自海上貿易,唐朝的貿易夥伴有波斯、印度、南洋、大食,金子滾滾而來。唐朝的國勢如此強盛,甚至日本也可以用唐朝的銅錢。各地,例如廣州、福建、揚州、波斯、大食都有外商。飛錢出現,紙幣的前身。

再次映證貿易壟斷的國家會很開心

阿拉伯帝國的興盛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夾在唐朝和西歐,穩賺不賠,只要在兩地互相倒貨就好。

亂世黃金會漲

宋朝國力衰退,光是要處理國內的貨幣問題就搞得頭暈了。當時北宋貨幣有紙幣、銅錢、鐵錢、白銀,各地各自為政,只有銀絹全國通行。另外外國像是日本甚至會把宋朝銅錢當成他們國家的貨幣使用,所以導致貨幣流失。
北宋發行了第一張紙幣交子。但那時只能在四川使用,沒人要拿來做國際交易。宋朝一直用白銀結算對外貿易,因為當時中國的金價奇高,一方面是戰亂紙幣通貨膨脹太嚴重,大家都想存金子保值,而且和西域作生意(朝貢)時,都要付出白銀。

日本產金,很喜歡和中國換銅錢

後來日本因為政府不穩,再次從宋朝進口銅錢使用,就用日本盛產的黃金兌換。南宋金價開始下降,但是仍然為做流通之用。

從古至今無一例外,大家沒錢就印鈔票

南宋發行會子,第一個可以全國流通的紙幣。但是任何發行紙幣的國家最後的命運一定是印鈔票。南宋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因此沒錢就印鈔票,導致通貨膨脹。
金國那時候也決定發行紙幣,開始印鈔票。但是金國政府比較沒有貨幣政策的觀念,缺錢就印,那時打仗頻繁。導致金國當地民眾最後都決定把錢轉到穩定的南宋跑。這對金國經濟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歐洲

黑暗時代,悲劇。生產不出什麼東西來。只能拿金銀去換國外的東西,導致長期的貿易逆差。最後只好發動十字軍東征,向因為貿易而富庶的阿拉伯人挑戰。

再次映證「國家的生產力才是本質」

聖殿騎士團因為東征起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銀行。

西班牙人出海,本來是想要去中國、印度做貿易的,沒想到卻到了美洲,這裡到處都是金礦銀礦。最後燒殺擄掠,帶了一堆金子銀子回去,之後在本國就花錢不知節制,又四處打仗,最後錢都流出去了,西班牙曾在150年內破產14次。

西班牙的衰敗在於忽視一個根本的問題,這些金屬本身並沒有價值,你只是把貨幣變多,造成通貨膨脹而已。當他們往歐洲運更多黃金和白銀,導致了黃金和白銀的購買力下降。

歐洲的錢多了之後,開始發展海上貿易,義大利成為歐洲海外貿易的中心,包括威尼斯、佛羅倫斯、熱那亞等,於是開始出現銀行做兌換外幣的服務,導致少數義大利家族的興起,像是美第奇家族,這些家族對藝術的支持導致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像是米開朗基羅、達文西、馬基維利君王論等,都和美第奇家族有關。

大航海時代開始後,各種商業制度開始興起與演化,保險出現讓大家可以分攤海外貿易的風險,股份有限公司出現讓大家可以合資。之後股票與債券形成了二級市場,現代化的金融已經準備出現。

明朝持續悲劇,沒有太大的進步。只是因為開採和貿易,白銀變多了。

重商主義的興起

重商主義強調整個國家需要更多的貴金屬,因為貴金屬就是財富(這是錯誤的觀念),國家應該主動干預貿易,透過貿易順差獲得更多貴金屬。然後貴金屬不是財富,貨幣的購買力才是真正的財富

金本位制的出現

1820年大英帝國率先採取金本位制,之後德國(1871)法國(1876)陸續跟進。美國1834年固定住了美金黃金比率,大多數的時間都採取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出現,金本位制簡單說就是把貨幣的價值和黃金綁定在一起。這造成了
- 優點
- 方便計算匯率,因為各國的貨幣價值都可以兌換成黃金來比較
- 降低炒匯
- 穩定,比較不會出現亂印紙幣、通膨的現象
- 降低營運風險,等於是鼓勵投資
- 問題
- 只有在擁有黃金的情況下,才能印鈔票,等於放棄了自己國家的貨幣政策

隨著西方各國採取金本位制,各地政府開始收購黃金,以增加本國貨幣的數量。導致全球金價高漲,白銀下跌,英鎊同時也是這個時期的國際貨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來到了巔峰。

金本位制的崩潰

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潰,因為他不允許一個國家在沒有黃金儲備的情況下發行更多的貨幣。但各國都需要印更多的鈔票來支付戰爭費用。於是紛紛退出金本位制。

一戰結束後,大家認為一戰不過是百年偶遇的事件,於是又回歸金本位制回去。

但是德國是例外,戰敗導致通貨膨脹,1923年42000億馬克兌換1美元。

大蕭條出現,本來蕭條是可以透過印鈔票避免的,但是大家卻沒有退出金本位制。最後導致貨幣供應不足,讓蕭條造成很大的影響。(參考金本位制的問題,無法控制自己國家的貨幣政策)

羅斯福總統下令禁止私人擁有黃金,並停止美元和黃金的直接兌換,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去拿黃金兌換美元。

之後二戰,各國都把黃金拿去買戰備,金本位制最後GG。

當時大蕭條的原因是美國開始的,金本位制導致美國無法發行更多的貨幣,經濟開始蕭條(炒熱不起來),只好選擇讓貨幣貶值,好讓自己的貨物可以銷售到別的國家,希望透過出口帶動經濟,但是這會變成別國都買你的商品,你又不買別國的商品,導致別國出現經濟蕭條。於是大家都開始貶值保持匯率跟美元同步,並且提高關稅,避免被吸金。這變成了惡性循環,工廠利潤降低,工人收入變少,消費能力降低,最後導致大量工廠倒閉。資本無法在世界各地進行流通。

為了解決金本位制的缺陷,1944年730位經濟學家跑到美國的布雷頓森林莊園,準備打造一個「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國是唯一大國

當時美國是唯一沒有被戰爭波及的大國,很多歐洲都把黃金交給美國買軍火。最後美國人說,他們要在黃金和美元之間設定一個固定的比率,讓美元成為代替黃金的儲備基金。

美元可以讓貨幣政策更因地制宜

美國人的理由是,黃金產量微乎其微,不可能成為全球貨幣,但美元可以想印就印,因此可以讓貨幣政策更合時宜。而且各國如果和美元掛勾,其實還是類似施行金本位制,讓資金也可以有效流動。另外美元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去買美國國債賺利息,而黃金不會有利息。但是這有一個大問題是,雖然能夠促進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但是明顯便宜了美國人,其他國家貨幣和美國直接掛勾,變成貨幣政策只能跟著美國走。

凱因斯還說要建立世界幣,綁定30種商品確立幣值。可是美國當然不接受。

砸錢說服各國掛勾美元

後來,美國決定砸錢談判,當時歐洲諸國一窮二白,美國向英國貸款44億美元,法國雖然戴高樂和美國不對盤,但是美國還是借法國10億美元,就這樣,美國最後完成自己的世界金融布局。

大家要共同維護掛勾匯率,美國要負責維護黃金兌換

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和黃金的固定兌換匯率,也就是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而且各國都可以向美國用官價兌換黃金,這意味著美國必須保留足夠的黃金儲備。其他成員國的政府也有義務協助美國維持黃金的官價。另外,成員國必須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掛勾,並且只能浮動1%,超過1%的話政府必須出手進行干預。同時設立了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是要加會員費的,好處是當你日後貿易逆差,外匯儲備較低,不夠用的時候你就能跟IMF借錢。

好處是,在金本位時期,各國的匯率是固定的,但這樣的話要是出現貿易逆差會很麻煩,因為賺到錢,貿易順差的國家會升值,如果貿易逆差的一方要讓貨幣升值,唯一的方法就是貨幣緊縮,減少供給。但這會造成經濟衰退或大幅失業。有了IMF之後,短期性這個問題解決了。因為他們會提供需要的短期外匯。但如果是長期的話,IMF會允許會員國將原本的法定匯率提高或降低10%,如此一來貨幣貶值,就可以增加出口。

另外布雷頓會議說要建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這也就是日後的世界銀行,美國人出錢讓銀行可以貸款給各國,幫助各國重建經濟。另外這個會議還幫助打造了日後的WTO。

美國發現戰需求不足,經濟起不來

美國很快遇到一個問題,戰爭期間自己可以透過工廠火力全開生產,因為有人會需要大量物資。但是戰後光靠美國國內並沒辦法消耗這些生產力。但由於其他國家基本上被炸乾淨了,因此美國是純出口,造成美國當時貿易順差嚴重,美元一直回到美國。

這有一個根本上的問題,如果歐洲人沒辦法重建經濟,那麼美國人就會沒辦法向他們出口了。另外,所有的美元都流回美國的話,會造成歐洲通貨緊縮,經濟衰退。

因此,美國必須讓自己的貨幣流回歐洲,讓歐洲重建起來,成為美國的長期貿易與合作夥伴。雖然歐洲可以透過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借錢,但是未必敢大借特借,因為借了就要還,還要付利息。於是,美國啟動馬歇爾援助計畫。

馬歇爾援助計畫

送錢給歐洲,基本上就是白給。美國在1948~1954提供歐洲了170億美元。還不包括給日本和土耳其的錢。並且刻意製造貿易逆差,讓歐洲可以得到更多錢。

於是,世界經濟開始恢復,但很快大家就發現情況不太對勁。

特里芬難題

由於美元與黃金掛勾,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勾,美元雖然因此取得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的交易會導致美元不斷流出美國,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的貿易逆差,但是以美元作為核心貨幣的前提是美元必須保持堅挺,這又要求美國是個長期的貿易順差,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解

美國大量參與戰爭

美國之後又參與了朝鮮和越南戰爭,海外軍事費用猛增,另外詹森總統再民權、反貧困、健康醫療、教育投入大規模基金,但是又不願意加稅,只好印鈔票。最後美元通貨膨脹,全世界只好跟著通貨膨脹。

黃金儲備不夠

於是美國黃金不斷流出,1960年開始就資不抵債,最後到了1971年,美元的黃金儲備僅是外債的16%。於是金價上漲,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各國試圖維護,美國聯合大家成立「倫敦黃金總庫」,試圖在金價太高的時候大家一起賣黃金。但是最後還是解散了。

為什麼大家願意接受美元貶值呢?因為冷戰期間,歐洲日本的防務都是美國承擔。另外,美元被高估,日圓德國馬克被低估,這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結果。這樣才方便出口。

熱錢炒匯

於是世界各國的熱錢開始炒匯,把英鎊貶值、馬克升值。最後1971年,尼克森宣佈不允許黃金換美元。
1976年,牙買加協議,承認浮動匯率制和各國選擇貨幣制度的自由。黃金官價被取消,黃金作為貴重金屬由市場決定價格。

日本,失落的十年

石油危機是起因

70年代石油危機,因為大家都依賴石油,但是OPEC把價格不斷提高,最後物價提升,公司只好給員工漲薪水,不然老百姓不工作,於是OPEC看到大家薪水提昇了,繼續漲價,最後變成通貨膨脹。公司入不敷出,只好開始裁員。

導致美國經濟衰退,政府開始減稅

80年代,雷根決定透過降低稅率來刺激經濟。這就是所謂的「雷根經濟學」,簡單說就是不管什麼問題,只要減稅就
為了避免通貨膨脹最後造成大家不願意投資美國,導致經濟衰退,長痛不如短痛,最後他決定把美元利率調很高。讓通貨緊縮,來提昇美元利率。這有效果,但是也造成一定問題。

美元升值,導致貿易逆差,國內赤字飆升

政府的徵到的稅少了,美國赤字開始飆升。升值有一個問題,美元一值錢,所有的商品就會跟著變貴,因為國外都不買美國貨了,同時美國老百姓就會開始買外國貨。貿易逆差就越來越嚴重。
於是美國想解決這個問題,就決定去找日本和歐洲。

大家去簽廣場協定,讓美元貶值

1985年美國、日本、西德、英國、法國簽訂廣場協議,讓美元對這些國家的匯率有秩序的下調,解決美國的鉅額貿易赤字問題,同時透過貶值讓美國的產品更具競爭力。這是一個順勢而行的政策,所以沒什麼困難。
於是各國拋售美元,導致美元貶值。1987年,美元對日圓貶值了50%以上

日本本身對美國持續順差

但是日本持續對美國貿易順差,日圓升值本來就是早晚的事情。
後來大家又簽了一個羅浮宮協定,美國必須要減少赤字,大家幫美國保證匯率平穩。
後來老布希加稅,就敗給柯林頓了。

最後美元下跌,熱錢逃離美元,湧向日圓

由於美元下跌,大量的熱錢開始逃離美元,大家都湧進日圓。日圓的價格越來越高,日本產品越來越貴,出口越來越難,於是日本人就把希望放在國內的消費,興起了投機的熱潮。日本人這麼有錢,國土這麼小,於是土地就變成稀有資源。熱錢統統湧入房地產。每次交易,就造就一批富翁,銀行也發行大量貸款。最後美國東京23個地區的價格竟然高到可以把美國全部國土買下來。

賺了錢的日本人開始四處揮霍,買名畫、古董、跑車,大家都在投機。隨著土地的價格越來越高,大家就發現,土地根本沒辦法支撐這樣的生產力。於是大家都在等下一個傻瓜出更高的價格把土地買下來。

最後日本政府發現危機了,他決定主動刺破泡沫,中央銀行開始上調利率,削減貸款,減低流動性。於是通貨緊縮,泡崩潰,股票開始大幅下跌,之後,日本政府迎接失落的十年

1987年,黑色星期一。因為系統交易軟體的錯誤,造成市場爭相拋售股票。
美國不希望日本提昇利率,把資金從美國吸走,造成美國經濟衰退。
日本也害怕日圓升值,因為他怕所有的歐美資金會跑到日本。
於是日本繼續維持低利率。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日本當時沒有通貨膨脹。沒有通貨膨脹意味著流動資金沒有過剩。但是其實當時是因為日幣大幅升值,世界各地材料都變便宜,才讓物價保持平穩。最後日圓的升值不但觸發了流動性過剩,還掩蓋了這個事實。另外升值後的日圓讓日本的出口力競爭力大幅衰退。
最後日本進入了流動性陷阱。利率再低也無法引誘企業投資。

英國 索羅斯

經濟衰退又把自己和強勢貨幣掛勾,最後GG的案例

英鎊原本想要加入歐元區,因此把自己和德國馬克綁定在一起。掛勾的老問題就出現了,各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本來就不一樣。當時東德西德剛統一,為了支援東德,最後只好增加政府開支,讓德國的利率大幅上升。

但是對英國來說,當時英國經濟衰退,需要低利率刺激經濟。可是他們又和德國馬克綁定在一起,最後的結果就是英國經濟萎靡不振。可是英國政府卻堅決表示他們要成為歐元區的一分子。

於是索羅斯觀察到這個現象,1992年開始拋售英鎊,增加英鎊供給量讓英鎊貶值。同時四處炒作,上電視講說英鎊要貶值了。說服大家一起拋售英鎊,於是英格蘭央行必須拿出自己的外匯存底來購買英鎊。維持匯率穩定。最後英格蘭銀行花了500億美金保持英鎊價格。

但是英格蘭央行的外匯存底總有見底的一天,想要保持平穩,只剩下向外國借錢保護英鎊、或是提昇利率。當時英國政府放話說他們會再借150億來保衛英鎊。可是索羅斯的信用也可以再讓量子基金拋售150億英鎊

而且英國本來就處於衰退期,如果提高利率會讓經濟衰退變本加厲。最後1992年9月16,英國退出歐洲匯率體系,英鎊開始浮動。這一天,政府損失了34億英鎊。同時索羅斯賺了10億美金,加上對義大利里拉和瑞典克朗的投機,索羅斯賺了20億美元。

拉丁美洲之殤

100年前,拉丁美洲是很富足的,很多歐洲人移民過去墨西哥、阿根廷,因為那時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是阿根廷最後從1990年的最富庶國家前十名,墮落到今天的第三世界。

原因

時運不濟,原料出口國很容易受到動盪,如果世界經濟不好,就沒有人要購買原料

  1. 政府財政政策錯誤
  2. 保母路線的政治體系,一切都要國家決定,工資、福利等。
  3. 國家必須要有很多錢,最後不夠只好借錢
  4. 最後因為貪污嚴重,錢不夠只好印鈔票
  5. 最後國家破產,改朝換代,週而復始

後來到了70年代,終於拉美一批留學美國的小孩學成歸國了
智利的皮諾切特使用佛里曼提倡的新自由主義經濟

  • 穩定匯率
  • 貿易自由
  • 經濟市場化
  • 財產私人化
  • 減少政府財政支出和赤字、通貨膨脹、關稅

因為大家看到致力發展起來了,紛紛模仿智利,其中影響最大的一點就是「匯率穩定化」。
墨西哥:掛勾美元匯率
阿根廷:直接和美元等價
老問題,最後變成阿根廷和墨西哥把自己的貨幣政策交給美國。

出口導向的國家根本問題,一旦發生升值,會迅速導致國內經濟衰退,熱錢會撤出,然會發生貨幣貶值,此時政府如果欠債過多,投資者會失去信心,加速崩潰的過程。

剛開始經濟起來了,吸引大量外國的熱錢。但是很快兩國就發現出問題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美元走高,這兩國的匯率也跟著走高,而走高造成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增加,最後出口減少。兩國人民也因為外國商品很便宜,開始大量進口貨品。

最後到1994年,墨西哥政權交接時,對墨西哥隱隱不安的投資者決定撤出資金,因為他們發現政府長年的赤字、大量的外債、出口量減少等,讓他們率先拋售墨西哥披索,撤離市場。

於是墨西哥政府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必須要用美元買回披索。但是隨著政府的美元減少,大家就更擔心了,賣披索的人越來越多。

解決外債的問題都是飲鴆止渴,印鈔票

於是1994年12月,墨西哥政府下調與美元掛勾的價格,但是下降幅度太少了,大家認為墨西哥披索應該貶值更多才對。大家開始不安,拼命拋售墨西哥披索,另外一方面政府的美元不見了,會讓墨西哥本身的外債問題更加沈重。最後怎麼辦呢?只好印鈔票。

最後披索大幅下跌。同時手中握有披索的人怕自己的財富受到損失,也決定拋售披索兌換美元。最後墨西哥政府撐不下去,披索匯率開始暴跌,跌幅高達50%,史稱龍舌蘭危機。

一個地區的金融恐慌往往會波及週邊類似的國家

同樣的恐慌殃及池魚,大家認為阿根廷和墨西哥是差不多的,決定開始賣阿根廷披索。但是阿根廷政府和墨西哥不一樣,阿根廷立法只有在政府有足夠的美元儲備的時候才能印披索。因此每塊阿根廷披索換成美元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是背後還是有一個大問題,要是所有的阿根廷披索都被兌換成美元了,那就沒有貨幣,最後經濟就崩潰了。

這問題本來很容易解決,印鈔票就好。但是阿根廷政府有規定必須有美元才能印鈔票。因此中央無法調節貨幣,最後這道為了防止經濟通膨的措施把自己綁死,因為流動性不足阿根廷開始蕭條。

最後美國只好幫忙了,給墨西哥500億美金、阿根廷120億美金支援。

後來2001年,阿根廷又習慣性崩潰,因為美元升值。阿根廷又不利出口,而對手巴西卻貶值30%。最後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問題在於阿根廷和美國的經濟政策根本不該被貨幣綁在一起,這兩個國家的政經環境完全不一樣。最後大家都開始期待披索貶值,以利出口。而且大家發現阿根廷還欠著大筆外債,大家擔心會和1994年的墨西哥一樣,最後阿根廷政府只好放棄匯率1:1美元,披索開始大幅下跌。最後跌幅達到70%以上,許多借債的公司紛紛倒閉,阿根廷政府也還不了外債,最後2001年宣佈810億美元債務無法還清,正式破產,進入經濟大蕭條

每次貨幣發生問題,貶值後往往可以讓國家經濟恢復,可是日本升值進入流動性陷阱後會悲劇

但是因為貨幣貶值的關係,所以恢復得還算快,2002年就恢復了。

亞洲金融風暴

90年代最被看好的亞洲四小龍,他們的經濟特色是

  • 政府先把匯率固定在一個比較低的價位
  • 利用低匯率的特點大幅出口
  • 高利率鼓勵儲蓄,限制通膨
  • 高成長吸引外資,保證資金充足
  • 良性循環

亞洲四小龍成為東南亞地區政府的模仿對象。
泰國,1992年取消了資本市場管制。同時為了確保匯率的穩定性,與泰銖與美元掛勾。
於是泰國湧進了大量的外幣。
於是大家去全世界借錢便宜的地方借錢,然後投資泰國。
日本國內經濟不好,利率非常低,大家在泰國市場上拋售日圓,購買泰銖。於是泰銖升值,這形成一股龐大的壓力,會什麼時候停呢?答案是升到泰國投資無利可圖的時候才停。

於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泰國央行必須要印鈔票,增加泰銖供給,另外購買日圓,增加對日圓的需求來確保泰銖對日圓不會升值。因此最後變成泰國增加了外匯存底(購買日圓),並增加更多泰銖。

最後變成,泰國有多少貨幣是決定於有多少資金流入泰國。越多資金流入,泰國政府就要印更多泰銖。

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透過利率來控制的。如果他們覺得泰銖太多,就提昇利率,降低流通性。發行債券,讓資金回到政府手中
增加了國內對資金的需求,導致利率提昇。於是泰國國內資金變貴了,可是國外的利率還是一樣低,大家拼命從日本借錢,然後去泰國投資。於是進入一個正回饋,泰國國內的貨幣流量越來越大。

隨著經濟越來愈發達,剛開始泰國富了起來,可是之後泰國的工資變得越來越高,出口業不再那麼有利可圖,最後出現資金過剩。投資的風險變得越來越大,回報越來越低。最後很多投資專案都爛尾。大家開始撤資,可是泰國人富起來了,變本加厲的用泰銖買進口貨。泰銖央行面臨了截然相反的問題,泰銖太多,要貶值了怎麼辦。央行只好拿外匯存底購買泰銖。保證泰銖價格穩定。

但是和當初情況不同,你可以無限量的印泰銖,可是外匯存底是有限的。央行一停止干預市場,外匯必然暴跌。

本來泰國政府是可以發行債券,增加利率來讓讓大家願意購買泰銖,讓泰銖升值,可是經濟已經變差了,升值會讓泰國進入大幅度的衰退。另外一招是讓泰銖自由浮動,可是會變成泰銖必然貶值,很多借外債的企業會還不出錢,最後倒閉。經濟也會大幅度的衰退。
於是世界各地的投機客瘋狂湧入泰國,開始放空泰銖,增加貶值壓力,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1997年7月2日,泰國政府堅持不下去了,宣佈讓泰銖自由浮動,讓泰銖自生自滅。當天泰銖換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金融市場和國內經濟一片混亂。就算泰國府提高利率保護匯率,泰銖依然貶值50%。經濟開始衰退。大家開始發現東南亞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投機者開始拼命攻擊亞洲國家,包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其中印尼受傷最大,出現了大蕭條,連IMF都要幫忙救。新加坡和韓國相繼受到衝擊,含原野暴跌,日本最後也因為泰國的關係,導致一連串的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日圓大幅貶值。另外投機者也攻擊香港,因為大家認為港幣被高估。大家開始放空港幣,但是香港政府用外匯干預市場,購買港幣,還不斷提昇利率。

金融小團體還偷偷的拋售香港股票和期權,作為對沖,因為他們預測香港政府提昇利率,會導致貨幣流通量減少,最後股票必然下跌。如果政府不保護港幣,那麼港幣就會被擊潰,賣空港幣就會賺錢,是一個兩面手法。最後香港政府決定翻盤改規則,原本是自由經濟體的香港改變了金融管理制度,禁止任何人賣空港幣,另外大肆購買股票和港幣穩定價格,最後香港終於穩住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